為國爭光 齊白石作品破紀錄 賣到港幣五億


@張錦滿 - 2017/12/05

在11月24日,我從早到黃昏,先後在金鐘、中環到了五家拍賣行踩場,看到北京、倫敦、東京等大行香港辦事處,在熱情迎客,充份感覺到今天香港經濟力量強勁。區內能動用大筆資金的客人,都來到這個南中國海城市活動。在同日內走看各家琳琅滿目拍品,自然輕易看出不同公司,展出不同來源拍品,而藝術家與拍品質素之相異,正好說明海峽兩岸三地藝壇不同特色和情況,相當耐人尋味,因而有趣。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1925年作/ 立軸/ 設色紙本/ 180cm × 47cm × 12

香港人愛講錢,無論那個界別、那個階層,但凡提起金錢,大家便會有興趣,我隨俗,在談到拍賣場英雄事時,從大眾關心拍賣破紀錄高價來切入。我在該天巡遊各大拍賣行,難免聽聞那件拍品即將破成交價紀錄,而當今那位華人藝術家身價最高,因此我所見所感,除堪作茶餘飯後話題之外,也屬香港通識範圍,值得知道,如果全無概念,便跟不上時代矣。

在2016年4月,香港蘇富比拍出張大千晚年作品《桃花源》,成交價港幣2.7億,乃華人作品最高紀錄。之後不久,法國傳來消息說,張大千乃最近一年全球古今藝術家中作品成交金額最高者,比排名第二者畢卡索多一截。通常華人創世界「威水」紀錄,理應廣傳,然而張大千全球第一這回事,香港讀者似乎關心的人並不多。

李可染《韶山革命聖地毛主席舊居》1974年作/ 鏡心/ 設色紙本/ 141.5×243cm - 建國初期,李可染便已崛起,一直受官方愛戴,他這力作成為今次拍賣焦點。
  李可染《韶山革命聖地毛主席舊居》1974年作/ 鏡心/ 設色紙本/ 141.5×243cm - 建國初期,李可染便已崛起,一直受官方愛戴,他這力作成為今次拍賣焦點。

上到太古廣場保利拍賣行,張大千作品並非焦點,眾人在談場內展出的一件大作,會拍到港幣五億天價之作,比張大千作品高一倍,真要見識一下。那是齊白石作於1925年作的《山水十二條屏》,12張接近人身高大作品,而每張 (180cm x 47cm) 都附有一詩,講世情與人生,更增加份量。齊氏多畫蝦等小動物,少畫山水,而12張大幅作品更屬罕見,加上難得每畫皆附詩,所以該套作品要拿來經挑戰張大千作品拍賣紀錄。

大家都知道,張大千在1949年避中共而遷到外地去,而自此便沒再回大陸。他的藝術精品基本上都於後半生 (1950-1983這三十四年) 在海外和台灣創作,而作品一向在世界各地流傳,美國華盛頓博物館和台灣公私機構等,收藏他的精品尤其多,而他的畫作皆在國際拍賣行成交,價錢屹立不倒。張大千作品少流回中國內地,而他的破紀錄成交價於是便與國內無關。北京保利拍賣行要改變這情況,要在北京創造出華人藝術家作品最高拍賣價紀錄。

保利最新找到齊白石 (1864-1957) 作品來達成降低張大千地位的使命和任務。齊氏與張大千在中國藝壇同享「南張北齊」榮譽,但兩人思想、行為、生平分別很大,生於湖南湘潭,與毛澤東同鄉,出身農民家庭。他做過木匠,根正苗紅,受到國家文化部器重,1953年他被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54年被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東德總理訪華,代表德國藝術科學院,授予他共和國藝術科學院通訊院士榮譽狀。1956年,他獲得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1957年,他出任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同年9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他師承畫壇大師傅抱石,但他出身和畫風更符合國家想提倡的勞動工人美學藝術路線,所以由他來抗衡在外地揚威的張大千,更合國情。

吳昌碩《花果十二條屏》1915-1916年作/ 鏡心/ 水墨紙本/ 133.5cm×52.8cm×12 - 吳昌碩乃齊白石長輩,然而此十二幅畫的是花果,在華人藝術價值觀中,相較於山水畫便氣勢弱了一點,因此估價便沒達到5億港元這天價。
  吳昌碩《花果十二條屏》1915-1916年作/ 鏡心/ 水墨紙本/ 133.5cm×52.8cm×12 - 吳昌碩乃齊白石長輩,然而此十二幅畫的是花果,在華人藝術價值觀中,相較於山水畫便氣勢弱了一點,因此估價便沒達到5億港元這天價。

過去百年來,中國畫家分為留在海外與留在國內兩大批。在1916年從德國、法國回來的蔡元培,推廣美學教育,之後,便有眾多年輕學生到法國學藝術,結果有批人一直留在海外,像趙無極、朱德群、常玉等,他們作品有留在歐洲,所以他們作品多經過今天國際拍賣行才回到華人藏家手裡,而另批人則早回到大陸或曾居香港,像徐悲鴻、林風眠、吳冠中等,其重要作品則都留在國內和香港。

過去百年中國政治情況,深深影響今天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情,所以藝術品價值,有時不純粹從美學角度來決定。看一件作品,也要看作者生平和思想。齊白石作品要破紀錄,賣到港幣五億天價,那很有為國爭光的況味。



#####

圖:保利拍賣行提供

[ #art #business #藝術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張錦滿 Terms

Author @張錦滿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